哈根达斯曾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一度贡献了其全球销售额的半壁江山,但近年来在中国市场面临诸多挑战,出现了客流量下滑、门店收缩、销售额下降等情况,有让出部分市场份额的趋势。具体情况如下:业绩与门店数量下滑:哈根达斯母公司通用磨坊的财报显示,2025财年第三季度,公司净销售额同比下滑5%,净利润同比下滑7%,其中中国市场的净销售额同比下滑3%。其门店数量也大幅减少,2021年9月,哈根达斯在中国拥有400多家门店,而截至2025年6月12日,其在中国内地仅剩263家门店,不到四年时间关闭了至少77家门店,占比近两成。竞争品牌冲击:冰淇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众多本土和国际品牌涌入,给哈根达斯造成较大冲击。本土品牌中,伊利、蒙牛等传统巨头实力强劲,波比艾斯年均新增36家门店,2024年末门店数已达1000多家,野人先生门店数量也突破700家。国际品牌方面,DQ门店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市占率接近29%,2024年底门店数达1721家,远超哈根达斯。产品创新不足:哈根达斯产品更新换代慢,其官方小程序显示单品不足20款,口味多为巧克力、香草等常规选择。而竞争对手DQ有5大类28个品种的冰淇淋,还可个性化定制,更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消费观念变化:如今消费者愈发追求“质价比”,对冰淇淋的消费变得保守。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只有6.94%的消费者会购买超过20元的单只冰淇淋,77.39%的消费者更偏向于选择10元以内的产品,哈根达斯的高价产品面临市场需求萎缩的问题。不过,哈根达斯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如发力零售渠道,在便利店等场所布局手持系列产品;通过降价促销吸引消费者;拓展送礼和一人食场景等。且哈根达斯仍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其预包装产品销售额相对稳定,所以不能简单地说它会完全让出半壁江山,但确实需要做出改变以应对市场变化,否则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被挤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