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整体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存在一定风险,专家指出了诸多可能影响安全的因素。具体如下:设计制造方面:部分设计制造单位对游乐设施危险源识别不充分、风险分析不到位,风险评价可能流于形式,未能从设计制造阶段消除不安全因素,导致部分隐患遗留。例如,一些设计可能未充分考虑到设备在极端情况下的运行状况,或者对乘客束缚装置等关键部位的设计不够优化,使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潜在风险。使用管理方面:许多事故是由使用管理不当造成的,如违规操作、维护保养不到位等。操作人员可能未严格按照规程确认束缚装置固定到位,或者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未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另外,设备维护保养若不及时,零部件磨损、老化等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容易引发故障。例如2023年深圳欢乐谷“10·27”过山车碰撞事故,就是因设备发射区的1号涡流制动板后螺栓疲劳断裂,且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设备维护不善导致的。乘客行为方面:乘客不规范乘坐也会带来安全隐患。部分乘客可能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私自打开束缚装置,或未按照要求正确使用安全保护装置,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流程管控方面:随着大型游乐设施的快速发展,相关流程管控还需完善。目前,还需要更为系统化、模块化地识别危险源和失效模式,及时发现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各个阶段可能发生的危险,并根据危险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作出准确的风险评估,以持续完善相关机制。应急处置方面:个别大型游乐设施使用单位存在应急救援演练实战性不足的问题,一旦发生事故,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从而扩大事故影响,对乘客生命安全造成更大威胁。为提升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性,市场监管总局已发布《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技术规程》,进一步严格基本安全要求,强化生产、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同时,各地也在加强监管和隐患排查,企业也需落实好相关安全制度,游客自身也要增强安全意识,共同保障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运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