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ka母公司Deckers Brands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实现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6.9%,达到9.64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这一增长主要由旗下两大核心品牌Hoka和UGG共同驱动,其中Hoka净销售额增长19.8%至6.53亿美元,UGG增长18.9%至2.65亿美元,二者合计贡献了集团95%的营收。 增长核心动力1. 国际市场爆发式扩张 国际市场销售额同比激增49.7%至4.63亿美元,成为增长主力。Hoka在欧洲、中东及非洲(EMEA)地区的批发补货量创季度纪录,同时通过自营门店网络快速渗透中国市场。截至2025年8月,Hoka在中国内地已布局29家直营店,覆盖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并在上海开设全球首家1600㎡品牌体验中心,整合体能测试、产品定制等服务,强化品牌体验。UGG则受益于欧洲市场对经典雪地靴的持续需求,以及亚洲市场对轻量休闲鞋款的接受度提升。2. 渠道结构优化 批发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26.7%至6.52亿美元,占总营收67.6%,反映出品牌在经销商体系中的强势话语权。相比之下,DTC(直营)渠道仅微增0.5%,主要因美国本土市场疲软(销售额下降2.8%),但国际DTC业务通过门店扩张实现两位数增长,有效对冲了区域风险。3. 产品创新与社群运营 Hoka推出的Mach 5和Skyward等新品在专业跑者中引发抢购,同时通过赞助越野赛事、与运动社群合作,强化“高性能”标签。UGG则通过推出夏季轻量系列和环保材质产品,打破季节性销售限制,客群从年轻女性扩展至户外爱好者。 挑战与风险1. 关税压力加剧 美国对越南进口鞋类产品加征20%关税(Deckers约80%产能位于越南),预计2026财年将增加1.85亿美元成本,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110个基点至55.8%。尽管公司已于7月起对部分鞋款提价约5美元,并计划进一步调整供应链(如增加印尼产能),但利润率修复仍需时间。2. 增速放缓与竞争白热化 Hoka增速从2025财年一季度的29.7%降至19.8%,部分因市场竞争加剧:瑞士品牌昂跑同期销售额增长43%,毛利率高达59.9%,且在中国市场加速门店扩张(2026年目标100家);本土品牌凯乐石则以34.8%的越野跑鞋市场份额领先Hoka的24.6%。此外,Deckers旗下Teva等非核心品牌销售额下滑19%,拖累整体增长。3. 美国市场疲软 受通胀和消费降级影响,美国本土销售额下降2.8%,DTC可比销售额下滑2.2%,反映出消费者对高价专业跑鞋的购买意愿减弱。公司已暂停全年业绩指引,称需观察关税和宏观经济的后续影响。 战略应对与市场预期Deckers计划通过双轨策略巩固优势: 高端化:Hoka推出千元级限量款(如与设计师联名系列),UGG升级经典款材质并入驻奢侈品买手店,提升品牌溢价。 本土化:在中国市场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亚洲脚型适配鞋款,并通过社交媒体(如抖音、小红书)精准触达年轻消费者。 分析师普遍看好其长期潜力,Raymond James将目标价上调至137美元,认为Hoka在国际市场的渗透率仍有翻倍空间,而UGG的四季化策略有望打开新增长极。不过,短期需关注关税消化能力及美国市场需求回暖信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