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汽车正凭借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和成本优势等因素,加速冲进新能源“主流圈”,其发展现状如下:技术成熟度提升:以往甲醇燃料存在的溶胀、燃油泵腐蚀、低温启动困难等技术难点已被攻克。绿色甲醇发动机最高热效率量产化版本已达到50.3%,达到主流发动机顶尖水平。例如,吉利通过复合涂层技术解决了甲醇腐蚀金属的难题,在哈尔滨亚冬会测试中,其350辆甲醇混动车在-30℃极寒中100%冷启动成功。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从中央到地方,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甲醇生产及利用的政策文件。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绿色甲醇纳入新能源;2024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将醇类燃料加注纳入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25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推动绿醇新能源船舶推广应用。甘肃、青海、贵州等多地也发布了鼓励甲醇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文件。市场应用场景拓展:在商用车领域,甲醇汽车优势明显。贵州已推广甲醇出租车1.7万辆,建成甲醇加注站超60座;天津滨海投用了586台甲醇公交车;哈尔滨亚冬会期间,1500辆甲醇网约车提供出行服务。此外,甲醇燃料的应用还拓展到了水运领域,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获得了中国船级社颁发的中国首张M100甲醇单燃料船用发动机型式认可证书。成本优势突出:甲醇价格相对低廉,甲醇轻卡的燃料费用比传统轻卡柴油燃料低,折算后每公里可节省1元。在沈阳的甲醇汽车挑战赛中,吉利醇氢电动车跑出了每公里0.19元的成本纪录,相比传统燃油车和电动车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产业资本涌入:随着甲醇汽车产业的发展,众多企业及产业资本纷纷涌入。中国能建、中国广核集团等央企能源巨头以及远景能源、吉利等民营企业都在布局绿色甲醇项目。浙江醇氢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超2亿美元的第三轮融资,氢醇超混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及绿色运力项目也签约落地苏州宿迁工业园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