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骆驼山位于金普新区复州湾街道,因形似骆驼而得名。这里是重要的古生物化石遗址,出土了大量史前巨兽化石,以下是相关揭秘: 化石发现历程2013年,当地企业在采矿时发现洞穴内疑似有动物化石,后经专家鉴定为珍贵古生物化石,该洞穴被命名为“金远洞”。2016年以来,又陆续发现了望海洞、无名洞、听海洞、里坨子穿海洞等地史分布较为连续的洞穴堆积。 主要史前巨兽种类金普巨副骆驼:生活在距今180万年左右的新生代晚期。其骨架高3.4米、宽1.5米、长4.5米,是4500万年来最高大的骆驼,体型之大为世界之最。已发现45件化石,相当于近100年来其他巨副骆驼发现的总和,数量之多为世界之最,也是迄今世界上唯一完整装架的巨副骆驼。纳玛古菱齿象:是骆驼山出土的众多史前巨兽之一,其化石的发现为研究东北地区哺乳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泥河湾巨颏虎:这种史前猛兽的化石也在骆驼山被发现,它在当时的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研究古代生物的生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泥河湾披毛犀:是一种已灭绝的犀科动物,其化石的出土有助于了解古代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似野犬异豺:2013年在骆驼山金远洞发现了50万年前的似野犬异豺的上颌骨化石,这是东亚地区首次发现明确无误的似野犬异豺化石,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50万年前该物种化石。 科研价值骆驼山的古生物化石堆积物厚度超40米,化石年代距今约360万年至30万年,已出土属种多样的脊椎动物化石标本上万件,包括120多种大、小哺乳动物。这里发现了很多中国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的种类,填补了东北距今360万年至100万年生物地层和大哺乳动物学研究的空白,为探讨东北地区哺乳动物起源、演化提供了全新视角和可靠证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