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海外联谊会港澳沙龙揭牌成立,搭建港澳与崇明“同心桥”
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蓝图上,一座连接港澳与内地的交流新桥梁正式架起。
上海市崇明区海外联谊会港澳沙龙(以下简称“崇明港澳沙龙”)揭牌仪式暨第一届执委会就职典礼于2025年11月2日在上海崇明举行。
这个崭新的交流平台旨在汇聚港澳资源,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注入更多“港澳动能”,并通过设立出海服务中心和新港人分会等措施,深化沪港澳多领域合作。
01 仪式概况:新平台开启新征程
初冬的崇明,一场连接港澳与内地的盛会如期而至。
上海市崇明区海外联谊会港澳沙龙揭牌仪式暨第一届执委会就职典礼在崇明隆重举行,标志着港澳与崇明交流合作迈入新阶段。
崇明区海外联谊会会长龚伟亲临现场,向崇明港澳沙龙首任会长秦治民颁发委任书。
上海香港联会首席副会长麦德铨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崇明港澳沙龙的三大期望。
他希望沙龙携手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应对经济转型挑战,通过设立出海服务中心和新港人分会,帮助内地人才融入香港,促进沪港在创新产业与人才共享领域的深度合作。
麦德铨还指出,要共同为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香港力量,聚焦上海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建言献策优化在沪港企营商环境,吸引香港青年来沪就业创业,为上海发展注入新活力。
02 战略定位:三大方向绘就发展蓝图
崇明区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英在致辞中为崇明港澳沙龙指明了发展方向。
她强调,沙龙首要坚守爱国情怀,共促港澳繁荣。
其次要聚焦自身优势,深化合作共赢,不断扩大崇明对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为崇明发展注入更多“港澳动能”。
沈英同时表示,沙龙要坚守服务初心,绘就同心篇章,推动组织健康发展。
这些要求明确了崇明港澳沙龙作为一个交流平台的核心价值与使命。
首任会长秦治民在现场表态,将认真履职,努力将崇明港澳沙龙建设成一座连接港澳与崇明的“同心桥”,一个汇聚智慧、共话发展的“加油站”,一个传递温情、共担使命的“大家庭”。
03 未来展望:深化交流注入新活力
对于未来发展,崇明港澳沙龙已制定明确规划。
秦治民表示,该组织将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为港澳与内地的互利合作、协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介绍,下一步,崇明港澳沙龙将深化交流往来,让更多港澳朋友了解崇明、走进崇明,为未来的共同发展注入新活力。
事实上,上海海外联谊会近年来已成功牵头实施多项港澳台侨青年交流计划。
2025年港澳台侨青年学生实习计划就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名学生报名,全市486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实习岗位1200个。
这种成功经验将为崇明港澳沙龙开展交流活动提供有益借鉴。
04 背景链接:港澳沙龙模式的上海实践
崇明港澳沙龙的成立并非孤例,而是上海系统性推进与港澳交流合作的一环。
类似的港澳沙龙组织已在上海多个区成立并成功运行。
2024年3月11日,上海闵行港澳沙龙第三届理事会换届就职典礼同样隆重举行。
闵行区的实践表明,这类组织是由长期关心支持区域事业发展,且与当地有密切联系的港澳同胞自愿组成的联谊性、非营利性社团组织。
闵行港澳沙龙侧重于发挥在沪港澳同胞融入当地、助力发展的作用。
而香港上海闵行联谊会则侧重于发挥港人会员作用,更广泛搭建沪港两地交流桥梁。
上海市闵行海外联谊会执行副会长陈超在闵行港澳沙龙换届典礼上强调,要充分利用港澳的独特优势和资源,通过深化合作,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为港澳地区注入新的活力与机遇,实现互惠共赢。
崇明港澳沙龙的成立,标志着上海与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正从中心城区向生态岛延伸,从经济领域向多元维度拓展。
随着港澳沙龙活动的逐步开展,更多港澳朋友将走进崇明、了解崇明,而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也将因港澳资源的注入,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面向未来,这座崭新的“同心桥”不仅将促进经济合作,更将为沪港澳三地的人文交流、青年互动、理念融合筑就坚实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