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提出的石墨烯制备新方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常见的新制备方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的改进
原理
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的改进研究中,学者们通过优化反应气体的种类、比例、流量,以及衬底材料和生长温度等条件来实现高质量石墨烯的制备。例如,采用特殊的碳源气体(如甲烷等),在铜衬底上进行生长。铜衬底具有催化活性适中、与石墨烯的相互作用较弱等优点,有利于生长出大面积、高质量的单层石墨烯。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气体的流量和生长温度(通常在800 1000℃之间),可以调控石墨烯的生长速率和质量。
优势
这种方法能够制备出大面积、高质量的石墨烯薄膜,适用于在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例如在制备用于透明导电电极的石墨烯时,CVD法制备的石墨烯薄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透光性,可以替代传统的氧化铟锡(ITO)电极,应用于触摸屏、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电子设备中。
氧化还原法的创新
原理
传统的氧化还原法是先将石墨氧化成氧化石墨,然后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将氧化石墨还原为石墨烯。我国学者在这一方法基础上进行创新,采用新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组合,或者对氧化和还原过程进行精确控制。例如,使用绿色氧化剂(如过硫酸铵等)和高效还原剂(如维生素C等)。在氧化过程中,通过控制氧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精确调控石墨的氧化程度,得到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氧化石墨。然后在还原过程中,利用还原剂的选择性还原能力,有效去除氧化石墨中的含氧官能团,同时尽量减少对石墨烯片层结构的破坏。
优势
这种创新方法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制备石墨烯粉体。所制备的石墨烯粉体可应用于复合材料领域,如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等。在制备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时,将氧化还原法制备的石墨烯粉体与聚合物基体(如环氧树脂等)进行混合,由于石墨烯的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模量。
新方法的意义
科学研究价值
推动对石墨烯生长机制的理解
这些新方法有助于深入研究石墨烯的生长机制。例如在CVD法制备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生长条件下石墨烯生长过程的详细观察和分析,能够揭示碳原子在衬底表面的吸附、扩散、成核和生长等微观过程。这对于完善石墨烯生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设计和调控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拓展石墨烯相关理论研究
新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结构或性能的石墨烯材料,如边缘功能化的石墨烯、多层异质结构的石墨烯等。这些特殊的石墨烯材料为研究石墨烯的电学、磁学、光学等性质提供了新的模型体系。例如,边缘功能化的石墨烯在量子点研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探索量子限域效应等量子现象。
应用前景
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应用
在高性能电子器件方面,新制备方法得到的高质量石墨烯可用于制造高速晶体管。由于石墨烯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能够大大提高晶体管的开关速度和工作频率。例如,在下一代逻辑电路的研究中,石墨烯晶体管有望突破传统硅基晶体管的性能瓶颈,实现更小尺寸、更高性能的集成电路。同时,在柔性电子器件方面,石墨烯的良好柔韧性和导电性使其成为理想的柔性电极材料。可用于制备柔性触摸屏、可穿戴电子设备等,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向柔性化、可穿戴化发展的需求。
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石墨烯可以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将石墨烯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如磷酸铁锂等)复合,能够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路径,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石墨烯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提高超级电容器的储能密度和功率密度,满足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对高效储能设备的需求。
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
石墨烯的大比表面积使其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废水处理中,可用于吸附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汞离子、铅离子等)和有机污染物(如染料、农药等)。例如,将石墨烯制成吸附剂用于处理印染废水,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染料分子,降低废水的色度和化学需氧量(COD)。在空气净化方面,石墨烯可以负载催化剂用于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甲醛、氮氧化物等),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产业发展促进
降低成本
新的制备方法有助于降低石墨烯的制备成本。例如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粉体的成本相对较低,通过大规模生产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使得石墨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如在建筑材料领域,将低成本的石墨烯粉体添加到水泥等建筑材料中,提高建筑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提高产品竞争力
高质量的石墨烯制备能够提高我国在石墨烯相关产业的产品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我国能够提供高性能、高质量的石墨烯产品,如在石墨烯基电子产品方面,我国的企业可以凭借高质量的石墨烯材料生产出更具竞争力的电子设备,推动我国从石墨烯材料的生产大国向石墨烯应用的强国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