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二者的内涵
新动能
新动能是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主要包括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例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了智能制造业、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具有创新驱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等特点。
旧动能
旧动能是指传统产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发展动力。传统的工业制造业,如钢铁、煤炭、纺织等产业,往往依赖于资源、劳动力等要素的大量投入,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生产方式较为粗放、产品附加值不高,面临着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统筹二者关系的重要性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单纯依靠旧动能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产业面临着市场饱和、成本上升等压力。例如,传统的燃油汽车产业,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其市场份额逐渐受到新能源汽车的挑战。通过培育新动能,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推动汽车产业向绿色、智能方向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
提升经济竞争力
新动能往往代表着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前沿方向。积极培育新动能,如发展高端芯片制造产业,能够使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高端位置。同时,对旧动能进行更新,如传统钢铁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也有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使整个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更具竞争力。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优化要素分配
如果只注重培育新动能而忽视旧动能的更新,可能会导致资源过度向新兴产业倾斜,造成传统产业的过早衰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失业等。例如,一些地区在发展光伏等新兴产业时,如果没有合理规划,大量的土地、资金等资源被集中投入,而当地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就会出现大量工人失业的情况。统筹二者关系,可以使资源在新旧动能之间合理流动,将新兴技术引入旧动能产业,提高旧动能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挖掘潜在资源
旧动能产业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力、技术和市场资源等。例如,传统机械制造企业的熟练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经过一定的培训可以转移到新兴的智能制造产业中。同时,旧动能产业的市场渠道、品牌等资源也可以为新动能产业所利用,通过统筹二者关系,可以挖掘和盘活这些潜在资源。
促进创新与传承
创新驱动发展
新动能的培育离不开创新,它是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等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例如,共享经济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资源占有和使用方式,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培育新动能的过程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激发和提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传承产业文化和基础
旧动能产业往往有着深厚的产业文化和基础,如传统的手工艺产业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手工技艺。在更新旧动能的过程中,可以传承这些优秀的产业文化,同时利用现代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例如,将传统刺绣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和数字技术相结合,开发出具有现代时尚感的刺绣产品,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实现了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统筹二者关系的措施
政策协同
制定综合性政策
政府应制定涵盖新旧动能的综合性产业政策。例如,在税收政策方面,对于新兴的高科技企业给予研发税收优惠,同时对于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也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在财政政策上,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新动能产业的培育,如对新能源研发项目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安排资金用于旧动能产业的节能减排和智能化改造项目。
区域差异化政策
考虑到不同地区新旧动能的发展基础差异,实施区域差异化政策。在东部沿海地区,新动能产业发展相对较快,可以重点支持新动能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而在一些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可以在推动传统产业如煤炭、钢铁产业的绿色化改造的同时,适度引导新动能产业的布局,如发展新能源配套产业。
产业融合发展
技术融合
推动新旧动能在技术层面的融合。例如,在传统农业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监测和精准管理,将传统农业这一旧动能与物联网这一新兴技术所代表的新动能相结合。在工业领域,传统机械制造企业引入3D打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定制化能力。
产业链整合
构建涵盖新旧动能的完整产业链。以汽车产业为例,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可以与新能源电池、智能驾驶等新兴产业企业合作,形成从传统零部件制造到新能源系统、智能驾驶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这样既可以提升传统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又能促进新能源和智能驾驶等新动能产业的发展。
人才培养与转换
复合型人才培养
教育机构和企业应联合培养既懂传统产业技术又掌握新兴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例如,高校开设机械工程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培养能够从事智能制造领域工作的专业人才。企业内部开展针对员工的跨领域培训,如传统纺织企业对员工进行电子商务和数字化营销的培训,使员工能够适应企业从传统生产销售模式向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转变。
人才合理流动
建立人才在新旧动能产业之间合理流动的机制。政府可以通过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提供人才转移补贴等方式,引导人才从产能过剩的旧动能产业向新兴的新动能产业流动。例如,对于从传统煤炭企业流向新能源企业的技术人才给予一定的安家补贴和职业发展支持,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