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綦江曾是川渝储量最大、产能最高的煤炭基地,依托煤矿资源发展起了电解铝等衍生产业。但随着资源优势减弱,綦江传统产业面临转型“阵痛”。近年来,借助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东风,綦江传统铝业开启了新篇章,正全力打造500亿级轻合金材料产业集群。相关情况如下:产业发展现状:以年产34万吨电解铝的重庆旗能电铝有限公司为核心,綦江北渡铝产业园吸引了约40家铝精深加工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了轻合金材料产业集群。2024年綦江轻合金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61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产值41.16亿元,同比增长9.07%,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54.78%。产业发展优势: 原料供应便捷:綦江具有年产34万吨电解铝的能力,其产量占全市的65%,为发展以铝为主要原料的轻合金材料产业集群提供了充足原料。电解铝液可直接供给园区内企业,相比制成铝锭再销售,能实现100%就地消化,每吨可为下游企业降低约300元的重熔成本和烧损成本。 能源成本较低:铝业对用电很敏感,园区建有2座330兆瓦发电机组,年发电45亿度、富余8亿度,每度电价格比外界便宜2毛左右,自备电厂可为企业节省大量用电成本。 物流成本优势:川黔铁路綦江北站紧邻园区,铁路专用线及货运场年运力达600万吨,对于物流需求较大的企业而言,能大幅节省物流成本。产业升级举措: 扩大产能规模:北渡铝产业园按60万吨电解铝产能配套建设了公辅设施,綦江将通过招商引资适度扩大电解铝产能规模。同时,大力发展再生铝,加快推进现有的20万吨再生铝产能全面达产,再招引培育20万吨再生铝项目,形成40万吨再生铝的生产规模。 提升产品品质:依托轻合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平台载体,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生产工艺研究,升级改造电解槽、增加电解铝脱硫措施、采用高品质阳极炭块等,向低铁铝、高纯铝等高端产品生产转型,提升高端铝产品供给能力。 延伸产业链条:上游端,引导支持阳极碳素生产企业扩大产能,加大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力度,与电解铝企业深度合作。下游端,围绕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等应用领域用铝,发展高端铝合金基材,特别是依托爱尔思免热处理合金项目,用好国内最先进的一体化压铸材料技术工艺,大力发展工业型材、高品质板带箔、汽车安装件以及新能源汽车底盘总成结构件用铝合金产品。企业发展案例: 重庆友利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借助旗能电铝的铝液资源,就近将其加工成铝合金零部件,供应给赛力斯、长安等新能源汽车企业。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公司产能不断扩大,产值实现高速增长。 重庆爱尔思轻合金有限公司:其拳头产品是免热加工铝原料,适用于汽车重要结构件整体化压铸。项目一期将建设年产10万吨免热处理车用合金材料、年产20万件变速箱压铸壳体及200万件两轮车结构件生产基地,客户主要来自川渝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