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芯片和半导体产品征收100%关税,但承诺在美国本土制造的企业可获豁免。同日,苹果公司宣布未来四年内将向美国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用于扩大本土制造和研发,从而获得了芯片关税的豁免。这一事件标志着特朗普政府通过关税手段推动“制造业回流”的战略与苹果全球供应链调整的深度互动。 一、事件背景与政策框架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以“对等关税”为核心,旨在迫使企业将生产环节迁回美国。根据其8月6日签署的行政令,所有进口至美国的芯片和半导体产品将被征收100%关税,但已承诺或正在美国建厂的企业可豁免。这一政策直接针对亚洲供应链——2024年美国进口的600亿美元芯片中,超过80%来自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等亚洲地区。苹果的豁免并非孤立案例。台积电、英伟达、格芯等企业也通过承诺在美国投资获得豁免:台积电计划投资1650亿美元建设晶圆厂,英伟达宣布未来四年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格芯则承诺投资160亿美元扩建纽约和佛蒙特州的工厂。特朗普强调,若企业未履行投资承诺,将重新面临关税和反制措施。 二、苹果的战略调整:1000亿美元投资的具体布局苹果的1000亿美元投资是其“美国制造计划”(AMP)的核心,重点覆盖以下领域:1. 半导体与关键零部件本土化     - 与康宁合作投资25亿美元,在肯塔基州工厂生产iPhone和Apple Watch的盖板玻璃,并设立“苹果-康宁创新中心”研发新材料。   - 与三星合作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工厂研发新芯片制造技术,同时与格芯、日月光合作将芯片封装业务引入美国。   - 从环球晶圆采购硅晶圆,与应用材料公司合作提升半导体制造产能,从德州仪器采购半导体组件。2. AI与先进制造     - 追加投资5000亿美元中的一部分用于得州AI服务器工厂建设,该工厂将为苹果的人工智能服务提供支持。   - 未来四年内在美国直接雇佣2万人,重点分布于芯片工程、AI研发等高端领域。3. 供应链协同与长期绑定     - 通过“美国制造计划”与10家本土企业建立合作,包括博通、MP Materials等,推动稀土材料、激光组件等关键环节的本土化。   - 苹果承诺未来全球销售的iPhone和Apple Watch玻璃将全部由肯塔基州工厂生产,实现“从研发到制造”的全链条本土化。 三、豁免的实质:成本转移与政治博弈苹果的豁免并非无条件。特朗普明确要求,豁免仅适用于在美国本土生产的芯片和半导体产品,且企业需持续履行投资承诺。这一政策设计迫使苹果将部分高附加值环节(如芯片设计、玻璃制造)迁回美国,而将整机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保留在印度、越南等地。从成本角度看,苹果的豁免可显著降低其供应链成本。以iPhone为例,若从中国进口芯片需缴纳100%关税,而美国本土生产的芯片则可零关税进入供应链。但这一策略也存在风险:美国本土缺乏成熟的芯片制造生态,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因成本高企、工期延误进展缓慢,短期内难以形成稳定产能。此外,特朗普政府可能在未来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半导体加征新关税,进一步增加不确定性。 四、影响与争议:短期利好与长期隐忧1. 对苹果的直接影响     股价与市场信心:消息公布后,苹果股价单日上涨5.09%,市值增加1538亿美元,反映出市场对其供应链稳定性的认可。   成本压力缓解:豁免使苹果避免了因关税导致的零部件成本激增。以iPhone为例,若芯片关税全额转嫁,单机成本可能增加150-200美元。2. 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     产业链碎片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迫使企业在多地重复设厂,推高固定成本。例如,苹果需同时维护中国、美国、印度三地的供应链体系,削弱了规模效应。   价格传导效应:半导体作为基础零部件,其关税成本可能渗透至汽车、家电等下游产业。美国汽车协会测算,仅对芯片制造设备征收25%关税,每辆汽车成本将增加1200-2500美元。3. 政治与产业博弈     印度的角色:苹果在印度的整机组装业务暂时豁免于特朗普对印度的50%关税(因4月豁免了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但核心零部件仍依赖美国和中国。这种“美国造芯片、印度组装”的模式成为特朗普政策的妥协产物。   盟友的反应:欧盟、韩国等美国盟友对关税政策表示反对,担心其破坏多边贸易体系。台积电等企业则以放缓投资为筹码,要求更明确的政策保障。 五、未来展望:政策风险与苹果的应对1. 豁免的可持续性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尽管苹果通过投资获得豁免,但其核心组装环节仍在海外,若特朗普后续扩大关税范围(如针对整机组装),苹果可能被迫进一步调整供应链。2. 技术自主化挑战     美国本土缺乏高端晶圆制造能力,苹果仍需依赖台积电、三星的亚洲产能。即使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投产,其3纳米芯片良率和成本仍难以与亚洲工厂竞争。3. 中国供应链的韧性     尽管苹果加速供应链多元化,但其73%的智能手机、78%的笔记本电脑仍在中国生产。4月美国豁免智能手机、芯片等产品的“对等关税”,为中国供应链提供了喘息空间。未来,苹果可能通过“中国生产零部件、印度组装”的模式平衡成本与政策风险。 结论苹果的1000亿美元投资与关税豁免,是特朗普“美国优先”战略与全球科技产业博弈的缩影。短期内,这一政策为苹果缓解了成本压力,推动其供应链本土化;但长期来看,美国本土产业链的短板、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割裂,可能对苹果的竞争力和全球科技生态造成深远影响。苹果的选择不仅是商业决策,更是在政治与经济双重压力下的生存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