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禾赛科技正式宣布,2026至2027年将继续以核心战略供应商的定位与小米汽车深化合作关系,持续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双方此次合作续约,是基于长期紧密的合作基础与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对彼此发展及行业格局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以下是详细解析: 合作基础与背景资本深度绑定:小米不仅是禾赛的重要业务合作伙伴,还是重要股东。2021年,小米集团领投禾赛科技D轮融资,金额达3.74亿美元(约合26.65亿元人民币),为禾赛的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提供了关键资金支撑,这种“股东+伙伴”的双重绑定格局为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过往合作成果斐然:自小米汽车首款车型上市以来,禾赛始终是其激光雷达独家合作伙伴。从搭载AT128超高清远距激光雷达的SU7 Pro及SU7 Max,到2025年7月上市的YU7车型,均实现全系标配禾赛激光雷达的突破。其中,YU7车型1小时大定28.9万台,禾赛的感知技术成为车型的重要竞争力之一。2024年,禾赛为小米SU7供应超10万颗雷达,占其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交付量近四分之一。 合作核心内容与优势产品供应与技术支持:未来两年,禾赛将持续为小米汽车提供激光雷达产品及相关技术支持。此次续约会聚焦更先进的ATX系列雷达,传闻该系列雷达可能搭载于小米17系列车型,助力提升Xiaomi Pilot Max智驾实力。禾赛激光雷达性能优势显著,以小米YU7搭载的128线产品为例,每秒可生成153万个点云数据,配合英伟达Thor芯片与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能显著提升雨雾等恶劣天气下的识别能力,在暴雨中探测距离衰减仅30%-40%,远优于纯视觉方案超70%的衰减幅度。成本优势契合战略需求:禾赛通过架构创新与芯片化集成实现了激光雷达的成本控制,产品平均价格从2020年的8.2万元降至2024年的3900元,5年降幅达51%,2025年主力出货的ATX系列价格更下探至200美元以下(约1400元),进入“千元机”时代。这种“高性能+低成本”的优势,恰好契合了小米汽车推动“智驾平权”的战略需求,有助于小米在中低端智能汽车市场提升竞争力。 合作影响与意义对双方发展的影响:对于小米汽车而言,与禾赛的持续合作能保障智驾硬件的稳定供给,有助于其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持续迭代升级,提升产品在智能驾驶市场的竞争力;对于禾赛科技,与小米这样的主流整车企业深化合作,不仅能带来稳定的订单量,还能为其技术商业化提供核心场景支撑,进一步巩固其在激光雷达行业的市场地位。对行业发展的推动:2024年中国乘用车激光雷达渗透率仅7%,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也仅14%。禾赛与小米的深化合作,将加速激光雷达在乘用车领域的渗透率跨越“0-1”到“1-N”的拐点,推动智能驾驶从“功能竞争”转向“安全竞争”,为行业树立技术落地的标杆,同时也将促进激光雷达技术在智能汽车领域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