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再次降息25个基点,2025年第二次降息至3.75%-4.00%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天平在经济增长与通胀控制的权衡中再次向降息一侧倾斜。
美联储于当地时间10月29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3.75%-4.00%。
这是美联储在2025年的第二次降息,也是自2024年9月开启降息周期以来的第五次降息。
此次降息符合市场普遍预期。在投票方面,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出现双向分歧,大多数成员(10位)支持降息25个基点,而理事斯蒂芬·米兰支持降息50个基点,堪萨斯联储主席杰弗里斯·密斯则投票反对降息,主张维持利率不变。
01 经济评估
美联储在会后声明中指出,可用指标表明“经济活动一直在以温和的速度扩张”。
今年以来,就业增长有所放缓,失业率略有上升,但截至8月份仍处于低位。
美联储声明特别强调,近期指标与这些发展趋势一致,同时通胀率自年初以来有所上升,目前“仍处于较高水平”。
02 政策立场
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考虑到风险平衡的变化,委员会决定降息25个基点。
美联储寻求在较长时期内实现充分就业和2%通胀目标。
声明指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依然较高,美联储密切关注其双重使命两方面的风险,并认为“近几个月就业方面的下行风险有所上升”。
03 缩表计划
除了利率决策,美联储还宣布了关于资产负债表的重要决定。
美联储决定于12月1日完成其总证券持有量的减持(缩表)。
当前为每月减持50亿美元美债和350亿美元MBS。
12月1日结束缩表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赎回本金将被再次投资于短期国债。
04 数据困境
本次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面临独特挑战——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停摆” 导致多项官方经济数据发布推迟。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由于本月美国政府“停摆”,经济数据发布延迟,美联储官员比以往更难评估经济状况变化。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曾表示,美联储有自己的联系人和数据来源,以监测美国经济健康状况。
05 市场与前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货币政策例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对于12月继续降息的可能性,他强调 “这并非板上钉钉” 。
当天,美国股市三大指数在鲍威尔讲话后不久一度急挫,但随后企稳。
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微幅收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小幅收涨并创收盘点位新高。
投资者仍然普遍预期美联储12月降息的可能性较高,因为劳动力市场放缓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
美联储下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将于12月9-10日举行。届时,美联储将再次评估经济状况,决定是否进一步调整利率。
随着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导致的数据缺失,以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将更加依赖于实时经济指标和不断变化的风险评估。
美联储在数据迷雾中谨慎航行,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既回应了经济风险,又保留了政策灵活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