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9月动销同比增长20%的亮眼表现,成为白酒行业筑底进程加速的关键信号。结合市场数据与机构分析,这一现象背后既体现了龙头企业的战略韧性,也折射出行业格局的深度调整。 一、茅台动销反弹的核心驱动力从市场反馈来看,此次茅台动销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首先,双节消费旺季的催化作用显著。南京、郑州等重点市场经销商透露,8月起茅台出货量已开始回升,9月在中秋国庆备货需求拉动下,青海、西藏等区域甚至出现部分产品售罄的情况,飞天茅台之外,生肖酒、精品茅台等产品动销增速也超过两位数。其次,渠道战略调整成效显现。茅台“4+6”渠道体系与“三个转型”战略(如数字化赋能、消费场景拓展)增强了渠道韧性,经销商存销比下降五成,库存健康度显著提升。此外,产品矩阵创新吸引增量需求,五星商标70周年纪念酒、文创产品线上开售即售罄,收藏市场溢价超预期,进一步激活了投资与收藏需求。 二、行业底部信号的多维验证机构判断白酒业底部愈发清晰,并非仅基于茅台单家企业表现,而是行业多维度数据的共振支撑:库存与价格筑底态势明朗:尽管上半年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同比+10%),但头部企业去库存进程加速,茅台、五粮液等经销商库存已实现稳定去化。价格方面,高端酒批价虽从春节后持续下探(散瓶飞天批价从2210元跌至1795元),但9月后降幅收窄,部分产品价盘开始企稳。业绩分化中龙头韧性凸显:2025年上半年,高端白酒营收同比增长6.2%,显著优于次高端(同比持平)与地产酒(同比-19%)。即使高盛等机构预测三季度行业销售额同比或降5%-27%,但茅台仍能保持基本持平,五粮液降幅也控制在个位数,显示龙头抗风险能力突出。估值与政策底双重确认:当前白酒板块市盈率(TTM)降至19.9倍,处于10年10%分位的历史低位,安全边际充足。政策层面,“518”新政对消费场景的冲击已逐步消化,8月起行业终端动销降幅持续收窄,中信证券判断,2025年三季度将成为行业动销、价格与信心压力的顶点,后续复苏趋势明确。 三、行业筑底期的隐忧与挑战尽管底部信号渐强,但行业复苏仍面临多重制约。一是消费需求尚未完全回暖,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7月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降5.2%,中小企业出清加速(规上企业数量减少100余家),行业整体销量仍处收缩区间。二是价格倒挂问题持续,多数产品批价仍低于出厂价,渠道利润承压可能影响经销商积极性。三是宏观消费信心不足,高盛指出,四季度行业仍受春节错位影响,商务礼品需求收缩与消费者理性化趋势,可能导致双节销量小幅下降,库存挤压风险仍存。 四、机构分歧与行业未来走向对于白酒业底部的具体形态,不同机构存在细微分歧。中信证券认为,2025年三季度将是行业基本面底部,下半年上市公司报表压力最大,后续复苏路径明确,建议把握底部配置机会;而高盛则相对谨慎,指出尽管股价已反映情绪触底,但需求复苏仍依赖宏观政策与消费信心改善,预计2025年超高端白酒销售额同比降5%,2026年才会恢复正增长。从长期来看,行业出清与结构升级将并行。龙头企业通过低度化产品(如五粮液、舍得推出29°新品)、年轻化客群拓展寻求突破,而中小企业加速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对于投资者与经销商而言,需密切关注双节动销数据持续性、批价回升节奏及库存去化进度,这些指标将成为验证行业底部是否稳固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