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西藏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以下是雪域高原六十载的西藏答卷:经济发展实现飞跃:2024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155倍,年均增长8.9%;地方财政收入达277亿元,是1965年的1258倍,年均增长12.9%。西藏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清洁能源、文化旅游、高原轻工业等现代产业蓬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截至2024年底,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49万公里,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畅率达100%;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359公里;国际国内航线达183条,通航城市78个。同时,青藏、川藏、藏中、阿里4张电网建成投用,主电网覆盖所有县(市、区),所有行政村实现了光纤和4G网络通达。民生福祉显著提升:2024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444元,是1965年的121倍,年均增长8.5%;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578元,是1965年的199倍,年均增长9.4%。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牧民健康体检实现全覆盖,全区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68.17岁提高到目前的72.5岁。西藏还率先实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公费教育,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文化传承与发展良好:西藏建立起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的现代教育体系,在教育中注重双语教育,既保障了孩子们传承文化的权利,又让他们能拥抱广阔世界。同时,传统藏装等文化元素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新式藏装等融入现代生活,展现了文化的活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西藏依法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0%以上,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占37.95%,成为全国首个市级全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省份。山南市扎囊县等地通过防沙治沙,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发展起了现代农业,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民族团结不断巩固:西藏各族人民积极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目前西藏自治区共有4.2万余名四级人大代表,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约占89.2%。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
|